艾灸主要是可以补气血。艾灸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穴位烧灼、温熨,借助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传导起到温通气血的作用。这种温热刺激对气血的运行很有帮助,而且艾条的“无形之气”进入人体后,还有助于促进新的气血。

艾灸脾俞、气海,足三里穴,艾灸这些穴位可以起到补益气血的作用。艾灸气海穴、膈俞穴、血海穴,可以活血化瘀,避免因血液运行瘀滞,阻碍气的运行,使气血变得通畅。

艾灸肺俞、太渊、阴泉穴,能保持肺功能正常,使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和调,清气吸入充足,有效调畅气机。

艾灸肝俞穴、太冲穴、三阴交穴,有补肝养血,健脾益肾的作用,能有效改善肝气郁结,肝血不足的现象。

但是艾灸操作不当就会导致身体感到虚弱,这就是所谓的消耗气血,若感觉气血消耗异常,只需调整下艾灸的量还有时间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