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條目需要編修,以確保文法、用詞、语气、格式、標點等使用恰当。 (2015年2月6日)請按照校對指引,幫助编辑這個條目。(幫助、討論)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3年8月16日)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聯發科技" — 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ediaTek Inc.公司類型上市公司股票代號臺證所:2454(2001年7月23日上市)成立1997年5月28日,28年前(1997-05-28)代表人物董事長:蔡明介副董事長暨執行長:蔡力行總經理暨營運長:陳冠州總部 中華民國(臺灣) 300096新竹市東區篤行一路1號標語口號Everyday genius产业半導體、IC設計產品手機、數位電視營業額▲4334億4633萬元新台幣(2023年)
息税前利润867億8244萬元新台幣(2023年)净利润771億9094萬元[[新臺幣]](2023年)總資產533,906,327,000 新臺幣 (2020年) 資產淨值371,833,821,000 新臺幣 (2020年) 員工人數20176人(2022年)實收資本額新臺幣15,993,349,350元[1](2014年)市值新台幣$1兆8952億(2024/08/15收盤價)子公司立錡科技
聯發科技(英語:MediaTek Inc.,常簡稱 MTK、聯發科)是一間臺灣的科技公司,專注於無線通訊、人工智慧(AI)運算及其他先進技術的半導體晶片設計(IC design)[2]。成立於1997年,總部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在全球設有25個分公司與辦事處[3]。
歷史[编辑]
聯發科技在1997年5月28日成立於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為聯華電子自多媒體部門分出來的子公司。2001年於臺灣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2002年躋身全球十大IC設計公司。2003年起先後在在中國大陸、美國、印度和新加坡等地成立子公司。2009年聯華電子出清聯發科技全部持股。
聯發科技初期主要產品為CD-ROM晶片組。連年榮獲科學工業園區創新產品獎、以及第9屆經濟部產業科技發展獎之卓越成就獎。2000年起投入無線通訊基頻與射頻晶片研發,2003年投入數位電視與液晶電視控制晶片研發。
2009年聯發科技與美國通訊大廠高通共同宣布簽訂專利協議[4]、與傲世通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5],合作發展中國自主規格TD-SCDMA。[6]也加入Android智慧型手機平臺的開放手機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7]。2014年聯發科技於2014CES向業界展出旗下首個4G LTE MODEM MT6290,其可以支持五模十頻。並宣布與威睿電通簽署協議,正式購買CDMA技術授權,其后MTK的LTE基帶將整合CDMA 2000 / 1X 制式,未來解决方案可支持WorldMode全球全模規格[8],另外也發布旗下首款4G LTE真八核單系统晶片MT6595,基於ARM大小核異構多任務架構 (Heterogeneous Multi-Processing : HMP)技術,由四核A17+四核A7组成,同时整合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最新PowerVR Series6 圖形處理器(GPU),支持超高清H.265視頻编解碼規格。其LTE modem支援LTE Release 9 Category 4版本,還支持DCDC-HSPA+(42Mbits/s)、TD-SCDMA、EDGE和GSM / GPRS。除了基帶外,廠商也可搭配聯發科射頻芯片,其支持超過30個頻段。聯發科技與Google攜手合作打造全新Android One手機平臺,並在印度推出首批採用聯發科MT6582系統單晶片方案的Android One智慧型手機。[9]
收購[编辑]
2006年自明基電通(現改名為佳世達科技)取得絡達科技31.55%之股權[10]。2007年以換股取得NuCORE Technology Inc. 69%股權[11] 、取得K-WILL Corporation股份[12]、2008年取得美國模擬器件公司旗下手機晶片業務相關技術以及團隊[13][14]、解散旗下智洋電子以簡化投資架構[15]、2011年與Wi-Fi晶片廠雷凌科技合併,取得了WiFi、非行動應用程式、無線DSL以及乙太網路技術[16]、2012年收購了位於瑞典的全球數位訊號处理解決方案商擴芯,成為聯發科歐洲全資子公司[17]、2012年宣佈與當前世界市佔率第一的數位電視晶片廠晨星半導體以換股合併,於2014年實行[18],2015年宣布併購立錡科技,2016年第二季完成併購案[19]。
科研推廣[编辑]
財團法人聯發科技教育基金會成立於2001年12月,由聯發科技捐助成立,以推廣科技教育為宗旨,致力於科技教育的紮根與深化。主要活動包括與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及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合作、支持偏鄉科普教育、贈書推廣、地球日/志工日公益服務、中秋月餅募捐送愛到原鄉、贊助教育性電臺節目、國際重大事件賑災勸募。
贊助國立臺灣大學成立研究中心[20]、國立交通大學成立「聯發科-交大創新研究中心」[21]及2006產學合作、國立清華大學前瞻性嵌入式系統設計實驗室。
產品[编辑]
主条目:聯發科產品列表、聯發科技曦力和聯發科技天璣
MediaTek Labs開發者社群計畫[编辑]
LinkIt開發平臺是整合聯發科技 MT2502(Aster)的開發平臺,提供完整的參考設計,高度整合微處理器及通訊模組提供各種聯網功能以簡化發展流程,為Arduino與Visual Studio提供插入軟體開發套件(Plug-in SDK),並計畫2014年第四季開始支援Eclipse。第三方開發者將可基於LinkIt平臺所提供的硬體開發套件(HDK),專注於產品外觀、創新功能及相關服務。[22]
圖片集[编辑]
聯發科技台北分公司位於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一段91巷太陽科技廣場C棟
聯發科技台北分公司立牌
联发科技研发的DVD播放機芯片MT1389
運動賽事[编辑]
主条目:全國城市足球聯賽
曾贊助聯發科技全國城市足球聯賽(Intercity Football League),該比賽是臺灣一個半職業足球聯賽,由北市大同、高市臺電、臺灣體大、銘傳大學、臺北市大、國訓中心、義守大學等七支球隊組成,為臺灣男子足球最高層級賽事。
比賽原名全國城市足球聯賽,過去由台灣民間團體主辦,2010年8月至2014年,聯發科技宣佈冠名贊助全國城市足球聯賽,冠名期間全國城市足球聯賽全名更改為聯發科技全國城市足球聯賽。[23]
全球分公司[编辑]
亞洲[编辑]
聯發科總部(臺灣新竹)
聯發科竹北分公司
聯發科臺北分公司
聯發博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聯發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聯發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聯發軟件設計(深圳)有限公司
聯發芯軟件設計(成都)有限公司
聯發科軟件(武漢)有限公司
聯發通訊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聯發通訊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上海晨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MediaTek Wireless FZ-LLC (杜拜)
MediaTek Bangalore Private Limited(印度)
MediaTek India Technology Pvt. Ltd (印度)
MediaTek Japan Inc. (日本東京)
MediaTek Korea Inc.(韓國京畿道水原市)
MediaTek Korea Inc. (韓國京畿道城南市)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新加坡)
美洲[编辑]
MediaTek USA Inc. (美國聖荷西)
MediaTek USA Inc. (美國奧斯丁)
MediaTek USA Inc.(美國爾灣)
MediaTek USA Inc.(美國沃本)
歐洲[编辑]
MediaTek Denmark ApS (丹麥)
MediaTek Sweden AB (瑞典林雪坪)
MTK Wireless Limited (英國坎伯恩)
MTK Wireless Limited (英國肯特郡)
轶事[编辑]
由於諧音的關係,聯發科在台灣被鄉民稱為“發哥、二哥”,並成為兩岸三地通用的暱稱。[24]
延伸閱讀[编辑]
高通放出影片嗆聲聯發科「真八核」:量變不如質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3.10
下一波大戰 聯發科、三星齊推八核處理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2.11.26
聯發科入索尼供應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2.12.3
參考資料[编辑]
^ 鉅亨網 聯發科公司詳細資. 2014-08 [201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 Company Overview. MediaTek. [2014-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5).
^ Worldwide locations. MediaTek. [2013-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9月28日).
^ 聯發科與高通達成專利協議. 鉅亨網. 2009-11-20.
^ 聯發科技與傲世通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 鉅亨網. 2010-01-15.
^ 聯發科技,〈聯發科技與傲世通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0-10-21.,《聯發科技新聞中心》2010年1月15日
^ 聯發科技,〈聯發科技宣布加入「開放手機聯盟」致力於提供整合豐富多媒體的Android智慧型手機解決方案〉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0-10-21.,《聯發科技新聞中心》2010年7月12日
^ 蔡宗. 聯發科與威睿擴大合作範疇 支援全模規格手機明年上市. 鉅亨網. 2014-01-06.
^ 聯發科技與Google合作推出Android One平台 為下一個十億消費者提供平價智慧型手機. 聯發科技. 2014-09-15 [2014-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9) (中文(臺灣)).
^ 聯發科技,〈聯發科技取得絡達科技31.55%之股權〉[永久失效連結],《聯發科技新聞中心》2006年12月25日
^ 聯發科技,〈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 NuCORE Technology Inc. 之股份交換案〉[永久失效連結],《聯發科技新聞中心》2007年3月21日
^ 聯發科技,〈聯發科技宣佈取得K-WILL Corporation股份〉[永久失效連結],《聯發科技新聞中心》2007年11月6日
^ 聯發科技,〈聯發科技宣佈取得 ANALOG DEVICES 旗下手機晶片業務相關技術以及團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聯發科技新聞中心》2007年9月10日
^ 聯發科技,〈聯發科技宣佈完成取得ANALOG DEVICES 旗下手機晶片業務相關技術以及團隊〉[永久失效連結],《聯發科技新聞中心》2008年1月12日
^ 陳碧珠、曹正芬 台北報導,〈聯發科旗下智洋 解散清算〉[永久失效連結],《經濟日報》2008年8月2日
^ 聯發科技,〈聯發科技宣佈與雷凌科技以換股方式進行合併〉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04-08.,《聯發科技新聞中心》2011年3月16日
^ MediaTek buys baseband DSP IP licensor Coresonic. EE Times. [2013-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5).
^ 聯發科技,〈聯發科技宣佈將公開收購開曼晨星之股權〉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9-01.,《聯發科技新聞中心》2012年6月22日
^ 田耕裴、葉純豪. 聯發科併購立錡 成全球第二大晶片廠. 民視新聞. 2015-09-08.
^ 胡清暉、陳志源. 聯發科與台大共創研究中心. 中時新聞網. 2014-02-20.
^ 劉建宏. 聯發科交大創新研究中心成立,產學合作行動通訊關鍵技術. 數位時代. 2014-01-27.
^ 聯發科技發表MediaTek Labs™開發者社群計畫. 2014-06-04 [2014-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12).
^ 聯發科冠名贊助全國城市足球聯賽. 2010-08 [20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9).
^ Wallace. 联发科天玑1000发布:最强5G芯片,没有之一 - 雷科技. www.leikeji.com. 2019-11-26 [2020-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9).
外部链接[编辑]
(繁體中文)聯發科技公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简体中文)聯發科技公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MediaTek Inc.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简体中文)聯發科技的新浪微博
(繁體中文)聯發科技的Facebook專頁
查论编臺灣50指數成分股票科技
光寶科(臺證所:2301)
聯電(臺證所:2303)
台達電(臺證所:2308)
鴻海(臺證所:2317)
國巨(臺證所:2327)
台積電(臺證所:2330)
智邦(臺證所:2345)
華碩(臺證所:2357)
瑞昱(臺證所:2379)
廣達(臺證所:2382)
台光電(臺證所:2383)
研華(臺證所:2395)
聯發科(臺證所:2454)
大立光(臺證所:3008)
奇鋐(臺證所:3017)
聯詠(臺證所:3034)
緯創(臺證所:3231)
世芯KY(臺證所:3661)
日月光投控(臺證所:3711)
和碩(臺證所:4938)
緯穎(臺證所:6669)
傳產
台泥(臺證所:1101)
統一(臺證所:1216)
台塑(臺證所:1301)
南亞(臺證所:1303)
中鋼(臺證所:2002)
和泰車(臺證所:2207)
中華電(臺證所:2412)
長榮(臺證所:2603)
陽明(臺證所:2609)
萬海(臺證所:2615)
統一超(臺證所:2912)
台灣大(臺證所:3045)
遠傳(臺證所:4904)
藥華藥(臺證所:6446)
台塑化(臺證所:6505)
金融
華南金(臺證所:2880)
富邦金(臺證所:2881)
國泰金(臺證所:2882)
凱基金(臺證所:2883)
玉山金(臺證所:2884)
元大金(臺證所:2885)
兆豐金(臺證所:2886)
台新新光金(臺證所:2887)
永豐金(臺證所:2890)
中信金(臺證所:2891)
第一金(臺證所:2892)
中租KY(臺證所:5871)
上海商銀(臺證所:5876)
合庫金(臺證所:5880)
台灣50(臺證所:0050)
FB台50(臺證所:006208)
查论编全球主要信息技术公司
最大的信息技术公司列表
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列表
最大的软件公司列表
全球二十大半導體廠商
消費电子产品行動裝置[1]
蘋果
三星電子
华为
索尼
華碩
宏碁
摩托罗拉移动
小米
LG電子
TCL
vivo
OPPO
中興
荣耀
魅族
夏普
富可視
Nokia
微软移动
Micromax
Tecno
个人电脑[2]
聯想
惠普
戴爾
蘋果
宏碁
華碩
微星
技嘉
鴻海
Razer
三星電子
富士通
华为
組裝代工
鴻海
富智康
廣達
仁寶
緯創
英業達
和碩
偉創力
天弘科技
捷普科技
Viking科技(英语:Sanmina Corporation)
冠捷科技
其他
诺基亚
日本電氣
黑莓
影像
佳能
三星
尼康
索尼
徕卡
奥林巴斯
柯尼卡美能達
柯达
京瓷
纳思达
利盟
理光
精工愛普生
惠普
夏普
东芝
施乐
大立光電
哈苏
蔡司
数据存储硬盘及固态硬盘
威騰電子
闪迪
东芝
鎧俠
希捷科技
三星
英特尔
美光科技
金士頓科技
SK海力士
海康威视
威剛科技
戴爾
易安信
富士通
慧與科技
IBM
NetApp
甲骨文
华为
咨询和外包服務
埃森哲
源訊
博思艾伦汉密尔顿控股公司
CACI
凱捷
CGI Group
高知特
HP 企业服务(英语:DXC Technology)
德勤
戴爾
安永
神州数码
富士通
HCL科技(英语:HCLTech)
日立
EDS
IBM
英德拉系統
印孚瑟斯
日本電氣
日本電信電話
橙色服务公司(英语:Orange Business)
塔塔咨询服务
T-Systems International GmbH(英语:T-Systems)
威普罗
大型计算机大型主機
富士通
IBM
慧與科技
伺服器
IBM
甲骨文
思科
慧與科技
华为
PoS系統
NCR
東芝
網路設備(英语:Network equipment provider)
亚美亚
思科
愛立信
富士通
慧與科技
华为
瞻博網路
摩托罗拉系统
日本電氣
諾基亞通信
三星
中興
半导体製造芯片设计
英特尔
三星
高通
蘋果Silicon
美光
SK海力士
东芝
德州仪器
博通
意法半導體
超威
英伟达
瑞薩
华为-海思
聯發科
威盛
飞思卡尔
富士通
索尼LSI设计
索尼半导体
LG
英飛凌
美满(Marvell )
恩智浦
松下
安森美
仙童
LSI公司
紫光集團
安謀控股(ARM)
瑞昱半導體
矽統科技
龙芯
晶圓代工
台積電
聯華電子
格芯(格羅方德)
世界先進
中芯国际
力積電
互联网[3]电子商务
阿里巴巴
亚马逊
eBay
Booking Holdings
京东
Groupon
Flipkart
樂天
貓途鷹
Expedia
唯品會
攜程
來贊達(Lazada)
美卡多
Grab
搜索引擎
Google(谷歌)
百度
微软Bing
雅虎
Naver
Yandex
奇虎360
搜狗
社群網路
Meta(Facebook、Instagram及Threads)
腾讯(QQ、微信)
X(Twitter)
領英
新浪微博
VKontakte
色拉布(Snap)
知乎
字節跳動(抖音及Tiktok)
小紅書
Telegram
门户网站
网易
Oath(雅虎 及 AOL)
新浪
串流媒體
嗶哩嗶哩
搜狐視頻
YouTube
Netflix
Disney+
Spotify
軟體專業軟體
甲骨文
SAP
VMware
CA公司
IBM
Intuit
訊連科技
华为
海尔
中興
Salesforce.com
辦公與防毒軟體
Adobe
蘋果
微软
惠普
賽門鐵克
趨勢科技
人工智慧
深智科技(DeepMind)
Anthropic
OpenAI
DeepSeek
电信运营商
前十大[4]
AT&T
威訊
中国移动
日本電信電話
德國電信
T-Mobile
軟銀
沃达丰
美洲电信
中国电信
西班牙電信
其他
Orange
中国联通
KDDI
英國電信
義大利電信
澳大利亞電信
韩国电信
流明科技
BCE公司
挪威電信
維旺迪
中華電信
荷蘭皇家電信
NTT DOCOMO
Reliance
Sprint Nextel
特利亚电信
3
新加坡电信
阿联酋电信
SK電訊
電訊盈科
数据来源
^ 2015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12.93億支,華為躍升全球第三並突破一億支大關. [2016-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3).
^ IDC:全球十大PC厂商将有两家退出市场. 2015年11月07日
^ 2015年全球互联网公司市值前20强排名. [2016-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5).
^ The World’s Biggest Public Companies. Forbes. [2016年6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月19日) (英语).
收錄標準:年營業收入超過30億美元;特例:組別5(主機)為10億美元,組別8(網際網路)為15億美元,組別10(電信)為200億美元。
规范控制数据库 国际
ISNI
VIAF
各地
美国